对联中的湖南天心阁对联,铭记着一座城市的血脉与荣耀

文章配图
    文章配图

   天心阁——古城长沙的标志,坐落于长沙老城东南角的古城墙上,是我国八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 

   这里古称龙伏山,相传有巽龙盘伏其下,那蜿蜒连脊的峰岭便是龙脊。在先人看来,这里险可筑城墙御敌,高可设台通应天心,于是在此修筑城墙,建文昌阁、天心阁。

   天心阁上,楹联众多。在崇烈亭,一幅民国时期湖南大学教授徐桢立撰写的对联格外瞩目:

   百战靖胡尘,精忠争日月辉光,大节壮山河气色;

   四阿延楚望,长剑指天狼落处,神弦迓甲马来时。

   一副联,浩然正气光日月

   自天心阁北门而入,经一弯浅池,便见崇烈塔、崇烈门、崇烈亭三座建筑连成一体,构成一组抗战纪念建筑群。

拾级而上,崇烈亭这幅对联阔然眼前。

   “无论是用典、对仗还是情感都堪称精品,表达的家国情怀和浩然正气直击心灵。”佘向军说得真切。

   “胡尘”出自陆游诗“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指胡人兵马扬起的尘土。

“精忠”源自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四阿”指四坡屋檐的房子,代指天心阁。

   “天狼”出自苏轼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指外来入侵者。

   对联大意为,历经无数次浴血奋战消灭日寇,这种精忠报国的精神可以与日月争光,民族大义为山河壮色;登临此楼,遥望湘楚大地,仿佛看到长剑刺破苍穹将天狼星挑落之处,似乎回到了以无限崇敬的心弦迎候英灵归来之时。

   佘向军轻轻一笑说,这正是此联最大玄机——自对,即“于一句中自成对偶”,上下联之间反而要求不那么严格。

   比如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有无”对“天地”,一为动词,一为名词,似乎并不严谨,但从自对法看,“天”对“地”、“有”对“无”,实则非常工整。

   回到此联,“山河气色”对“日月辉光”,“甲马来时”对“天狼落处”,句中自对工整严谨,让整个对联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

   一座城,长沙会战举世闻

历史中的长沙,素为兵家争战之地。

   天心阁,见证了太多的历史烟云。

   太平军西王萧朝贵战死长沙,即发生在天心阁下。

   辛亥革命时期,天心阁曾是革命党人秘密活动的场所。

   天心阁作为长沙城内制高点,更是中国守军抗击侵华日军的重要阵地。

   1939年9月到1942年1月期间,日军三次大举进犯长沙,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

   战火肆虐,徐桢立携全家十余口人被迫西迁,途中得知家园焚毁,奋笔写下《闻长沙大火毁及吾庐感赋》,慷慨悲歌“平生耻作求安计,未信无庐置此翁”。

   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守军凭高据险英勇杀敌,打退敌人的进攻,共歼灭侵华日军11万余人。同时,不屈抗争的中国军民付出了惨烈代价,阵亡、受伤和失踪的将士达93944人,长沙成为坚持抗战达5年之久的英雄城市。

   抗战胜利消息传来,徐桢立高兴不已,随即写下这副对联告慰抗日阵亡将士。

   佘向军在崇烈亭前解联。湖南日报全媒体实习生邓小凤摄

   毫无疑问,这幅对联是一组凡人英雄的群像,是一曲不屈抗争的颂歌。

   一腔血,湖湘精神永不灭

   天心阁上,有唐天际书“湖湘胜境”,楚图南书“拔地擎天”,亦有曾国藩撰“文运昌盛”。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世称“濂溪先生”的北宋思想家、哲学家周敦颐,对中国乃至整个东亚传统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如果说岳麓书院是湖湘文脉的源头,那么天心阁就是湖湘文脉的脊梁。它巍然矗立,印证着湖南人忠诚担当、求是图强、胸怀天下、务实创新的追求和探索。

   崇烈亭这一副38字的对联,是诠释湖湘人民不屈斗志最有力的注脚。

   宋元大战时期,蒙古大军围困潭州,当时岳麓书院师生听闻兵临城下,毅然扔下手中书本,拿起武器冲出去与敌军厮杀,以身许国。

   他们不过是一群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但他们有的不只是文墨,还有胸中的正气。

   日寇入侵,扬言三月亡我中华。可最后呢?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正是在湖南芷江,雪峰山下的一个村庄里,中国军队以胜利者的英姿见证了日本侵略者的垂头丧气。

芷江受降,给湖南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芷江受降纪念坊资料图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正如杨度所作《湖南少年歌》所唱:“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湖南英才辈出,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宋教仁、黄兴、蔡锷、毛泽东、彭德怀、胡耀邦、朱镕基……一个接一个,一代接一代,大智大勇,前赴后继,唱响了湖南人的光荣与梦想。

如今,天心阁城楼上的硝烟早已散尽。

   6月盛夏,人群熙攘,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拍照,脸上洋溢着幸福、平和的笑容。唯有一口铜制的文夕大火警世钟,静默无言,让来往游人细细咀嚼过往的一切……

   点评嘉宾:佘向军

   湖南邵东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原院长、党委书记,文艺学教授。发表文学评论与研究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发表后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摘、收录或全文复印。出版专著《西方现代文艺理论主潮述评》《小说反讽叙事艺术》和《小说叙事理论与文本研究》,主编教材《文学理论》,与人合著出版《中西文化导论》。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文章来源:这里是湖南,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