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即天下是什么意思(11/28收集汇总)

朕即天下是什么意思

  本文收集汇总于11/28日,今天给各位分享朕即天下是什么意思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朕即天下是什么意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参考一、朕即为天下主,华夷无间,姓氏虽异,抚之如一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我既然是天下的主君,那么(在我看来)困衡汉族与少数民族没有间隙,姓氏虽然不同,但对不同民族的爱前尺芦护、抚慰自始慧带至终都是一样的。
    原句出自《明太祖实录》。

参考二、路易十四说了一就话,曰:“朕即天下”。请问他说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 ?

    朕即国家,没有任何一个统治者的一句话,像路易十四这句话这么有名。他于1643年,刚刚五岁,就登上了法兰西国王的宝座,执政达72年之久。没有任何一个统治者曾统治过这么长的时间。当然,在孩提时期他还不能亲自统治,而是由监国马扎然红衣主教代他理政。1661年马扎然去世,路易十四随即召见国务委员会,并声明:“我把各位召集到这里,是为了对各位说:从现在起,朕即国家,国家的事务由我自己处理。我需要的时候,各位可以用你们的建议为我服务。”一位神职人员提出,红衣主教马扎然死后,他将向谁请示教务,路易回答:“当然向我,大主教先生!”
      由于路易十四想在他的帝国中独断专行,所以他首先在身旁聚集了一批对他绝对顺从的人。一些以为有权得到高级职务的贵族,被他巧妙地解除了权力:他们公开的身份是皇帝的顾问,所以必须住在宫中他的身边———但这只是为了能够监视他们的行动。他从来没有向他们顾问过什么。
      同样在国内,他也不把权力交给贵族,而是在每一个辖区,都安置一个来自市民阶层的亲信官员。他们之中如果有人违反了自己的义务,他随时都可以把他们撤掉。
      所有的捐税和关税全部进入国库,怎样使用这些钱,完全由国王决定。他还给自己颁布法律的权力;甚至连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也完全由他自己决定。他握有国家的全部和绝对的权力,即用“专制主义”方法统治国家。路易十四把自己比作太阳,所以也被称为“太阳王”。至于说本章标题上的那句话,到底是不是他说的,我们无法证明;但他完全有可能说这样的话。
      太阳王让人在凡尔赛建造一座巨大的宫殿。换算成今天的货币,花费了大约250亿到300亿欧元———对当时的状况来说,这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宫中有4000人随时为国王服务。从早上的穿衣到晚上的脱衣,总之他的一切行动都像是演戏,他是戏中的主角,其他人则是配角。和建造宫殿一样,他在宫中的奢侈无度的生活也要花去很多很多的钱。此外,他还有一支庞大的军队,是一支“常备军”,和平时期住在兵营中,也需要大批经费。
      为筹集这些必要的经费,他的首要任务是为了充盈国库,但却丝毫不顾及本国人民的疾苦。
      1698年,一名顾问向国王报告说,“最近一段时间,有十分之一的居民沦为乞丐,只有依赖乞讨才能得以生存;而其余的十分之九中,有一半以上却无力通过赏赐去帮助那些最贫穷的人,因为他们自己也几乎遭遇同样的命运。还有十分之四的人,其中十分之三也是状况极度不妙,经常遭到司法案件的干扰。人们在法国对下层人民给予过少的关怀,和太少的扶持。因此,他们的大多数就成了王国中最堕落和最困苦的阶层,但另一方面他们由于数量巨大,为国家做出过真正有益的贡献,又是国家最重要的阶层,是他们通过劳动、经商和纳税,养育了国王和整个帝国。”
      1715年,路易十四去世,他所留下的国家,从外表上看虽然还是那么辉煌,内部却是困难重重。国家财政面临崩溃,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已经动摇,法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今天,在朝鲜,仍然有人被奉为21世纪的太阳,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朕即国家。。。朕即国家。。。。

参考三、朕即天下什么意思?

    意思是我就代表天下,天下就是我的。

参考四、朕即天下傲诸侯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皇帝就是天下一切万物之主,有绝对的权力和威望傲视诸侯。
    朕最早原意相当于“我”。《尔雅·释诂》对“朕”的解释是:朕,身也。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自秦统一天下后,秦始皇嬴政规定“天子自称曰朕”。从此,“朕”一词才在整个封建时代皇帝所专用。

参考五、朕即国家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自古以来,世人都以中华的礼仪与习俗示为高尚与尊贵,而轻贱胡人那种混乱的伦理制度与习俗,而朕(我)却不分汉胡两者的区别视为同等,所以胡人皆视朕(我)如父母一样尊敬。
    原句——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唐纪十四
    其中:"中华"指的是中原的汉族。"夷狄"是对少数民族的一种歧视性的称呼。以汉族为中心其地为中华周边的少数民族则各以方位称:东为夷,西为戎,南为蛮,北为狄。
    反映了唐太宗没有“华夷之辨”的思想,对蛮夷放松了警惕。唐朝很多皇帝枝返猛都象唐太宗一样,最终导致了许多蛮夷控制了东方藩镇大权。最终引起了“安史之乱”。断送了唐朝的前程。把强大繁荣和平的唐朝变为衰弱萧条年年战争的唐朝。唐朝的后150年和五代的50多年里,年年打仗,民不聊生。
    蛮夷:世仿古代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宜,雨量适中,土壤肥腴,故较早即进入城廓农耕社会,地称为中国,人称为华夏。边区自然条件较差,多为游猎畜牧之族所居,故称为夷。
    扩展资料李世民(598年1月猛桥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参考资料:李世民(唐太宗)-百度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