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回答】正面管教的教养方式有哪几种

      当谈到管教孩子,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并没有唯一正确的方式。那正面管教的方式有哪些呢?下面是我蒐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正面管教的教弯丛慎养方式:尊重孩子的性格
      当涉及到纪律问题,一刀切肯定是不现实的,如果你有一个以上的孩子,也许你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即使他们在同一个家庭里。考虑孩子的独特气质,包括考虑你孩子的能力、弱点和性格。例如,如果你的孩子比较敏感,他可能需要更多的帮助和照顾,当他生气或心烦意乱的时候就不要打扰他。
      正面管教的教养方式:尊重自己的个性
      当然,父母自身的性格特点也应考虑在内。如果你尝试使用违背你个性的纪律战术,从长远来看,它是不太可能具有实施性的,如果不考虑自己的个性,也就没有办法让孩子和自己时应到管理中去,同时,还应该考虑你老公/老婆的个性。
      正面管教的教养方式:确定教养方式
      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教养方式:专制,权威和宽容郑蠢。你可以看看我们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哪一种,并确定你自己倾向于哪个风格,然后决定哪一种是你想继续使用的教养方式。
      正面管教的教养方式:教育的五种型别
      了解纪律型别可以帮助你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大体上有四种基本型别的纪律:正面管教,温柔管教,行为矫正和情感教练。当然,这几种型别有时还会以其他的名字出现在各种书籍或出埋敬版物上。然而,大体意思都是一样的。
      正面管教的教养方式:.尝试各种不同的纪律策略
      孩子的管教需求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熟水平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很可能你要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相结合的教育型别。有时候孩子行为变得更糟之后,他们应对新规则和新教养方式需要花上很长时间才能更适应,别太着急,重要的是,你的纪律战略应当是让孩子成为一个负责任的成年人。

正面管教有哪些内容
    正面管教的教养方式有哪几种

一、正面管教的12个方法

    1、没有坏孩子,只有坏行为
    如乱消果您的孩子因打另一个孩子而表现不佳,而不是称他为“顽皮的男孩或坏男孩”,请告诉他他的行为是不好的。
    您可以礼貌地说:“你不应该打别人局携,并为自己的行为道歉。”这样,你的孩子将了解到他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为。
    2、向他展示怎样表现
    如果您发现您的孩子将要做错事,而不是简单地说“别做!”,请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向孩子展示正确的行为方式,教孩子怎样正确行为。
    3、坚定但善解人意
    表现出同理心是使您的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受的好方法,但是他仍然需要以正确的方式行事。例如,如果你的孩子说:“他先开始了!”他不会分享球。您可以回答:“我知道您真的很想玩球,他不会把球给你,但是击中另一个男孩并不是正确的拿球方法。”
    是的,你的小孩子不会确信,但是如果您想将他的行为改变为良好,就必须重复很多次。对孩子要有耐心,不要发脾气。
    4、让孩子学会独处
    超时更像是您的孩子的冷静期,在此他可以反思自己的行为(即,如果他行为不端)。但是,作为父母,您需要提醒他超时不是一种惩罚。最好的方法是在一个僻静的地方摆放椅子,让孩子可以坐一会儿,思考一下他的活动和行为。
    5、让孩子学选择
    这会使您的孩子有控制感,并且不会让他觉得您总是在告诉他该怎么做。如果您的孩子打了别人,您可以提供两种选择。例如,“你要为打人道歉,还是想暂停一下直到冷静下来?”
    6、把错误变成教训
    如果您的孩子从别人那里抢走玩具,您也可以利用过去的经验来帮助他理解为什么他不应该这样做。
    例如:您可以说:“你还记得您的朋友抢走您正在玩的玩具吗?这让你感到非常难过,不是吗?”使用这种方法将帮助您的孩子理解玩伴的情绪,并且他会成长为一个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哗腊知人。
    7、设定界限和期望
    如果您的孩子喜欢玩游戏,那很好,但是您需要为游戏时间设定严格的规则。例如:您的孩子可以在完成家庭作业后玩耍,或者在完成所有蔬菜后可以享用冰淇淋。

二、什么是正面管教?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方面。正面管教就是从正面影响的这一方去教育,而不是从反面的去引导他,也就是教育他向好的一面发展。

三、什么是正面管教?

    孩子从小正面管教非常重要,正确是正面引导孩子树立起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父母要有正确正面对孩子的严格管教,让孩子做一个国家社会有用的人。????????????

四、正面管教的12个方法

    当孩子有负面行为的时候,尝试拥抱孩子
    如果孩子不愿意拥抱,告诉孩子:“我需要拥抱,这样会让我感觉好”
    如果孩子还不愿意拥抱,告诉孩子:“等你察型准备好了,咱们再拥抱”
    2.共情
    含义:同感、同理心;共情的过程:1、辨识孩子的感觉,包括正面感觉和负面感觉;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关键态度:接纳并认可孩子的负面情绪,教会孩子感觉没有错,但行为不可以;
    技巧:
    找到孩子负面情绪的开始点;
    识别孩子负面行为后面的情绪表达;
    找到孩子有这样负面情绪的道理或事实原因;
    猜或说出孩子的愿望。
    3.正面语言
    含义:温和而坚定的,着眼于解决问题,孩子主动参与。提前说、暗号、委屈的孩子说出心里话
    关键态度:坚定,而不是强硬
    技巧:
    具体而清晰的语言;有条件的许可;孩子明白的暗号或手势;家长知道接下来正确的事情是什么并且做。
    提前告知,让孩子知道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
    发散性有创意的思维,多和孩子“头脑风暴”;
    使用“你一……就可以……”句式,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行为的积极结果;
    使用非语言表达方式,例如手势、暗号等。
    4.积极暂停
    含义:发生负面情绪时,从引起负面情绪的场景或事件中暂时离开,在自己觉得舒适的环境里自行调节情绪。这个舒适的空间,可被称为“积极暂停角”。
    关键态度:感觉更好就会做得更好。
    技巧:
    解释“积极暂停角”安抚情绪的作用,不是用作处罚,只是安抚情绪;
    让孩子选择、布置、起名,孩子参与越多越好;
    自己率先使用,让孩子看到效果,要告诉孩子你“会回来”。
    5.选择轮
    含义:选择轮是在遇到不可调和的问题,提供几个其他选择,这些选择是孩子和家长共同提出的,选择轮将不可调和的问题转化成孩子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
    关键态度:给予孩子有限的权利;关注解决方法,而不是过分追究原因或责任。
    技巧:
    选项是家长和孩子都能接受;
    鼓励孩子或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
    最后加一句“你来决定”。
    制作过程:
    1.和孩子坐下来,启发提问:“当问题出现时,例如不愿意按时起床、不想停止玩耍游戏看电视、不想写作业等,你觉得自己有哪些解决办法?”
    2.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提出各种解决方法,然后引导孩子败拆猜选择可行的解决方法,把孩子的答案写下来;
    3.用硬纸做一个圆盘,按孩子的答案分成等份;
    4.请孩子将刚才纸上的答案写或画在圆盘等份上;
    5.请孩子将选择轮挂在御猛他觉得方便的地方;
    6.整个过程孩子参与越多越好,让孩子做主;
    7.除了轮子,选择轮还可以做成其他形式,比如卡片。
    6.惯例表
    含义:惯例表,就是把日常应有的行为习惯,通过书写、画画等方式表现出来,又名日程表规律表。
    关键态度:给予孩子掌握自己生活的权力。
    技巧:
    找到需要制作惯例表的时间段;
    通过启发式提问和“头脑风暴”,引导孩子想出时间段内的事情和内容;
    引导孩子将事情内容排列出顺序;
    可以用照片、画画、贴纸等各种方式完成制作;
    让孩子参与,越多越好;
    PS:规律,是让家庭和孩子觉得和平、安全、轻松的最理想方式。
    7.启发式提问
    含义:用启发式提问(而不是命令或者直接告诉)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关键态度:给孩子权力,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内心的力量。
    技巧:
    不要一开始问“为什么/为什么不”,问事实,用“什么、哪里、怎么”等;
    问题越具体越小,越有效;
    一方很生气、烦躁时,不要提问,等双方冷静下来;
    允许孩子“不知道”,引导孩子开始思考,给孩子足够事件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
    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
    8.从错误中恢复的4个R
    含义:向孩子承认错误的4个R,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从问题中恢复并解决问题
    Recognize承认。家长意识到自己在错误和问题中的责任;
    Re-connect连接。通过拥抱或其他形式,先和孩子产生连接;
    Reconcile和好。道歉或和解;
    Resolve解决问题。
    关键态度:告诉孩子,没有人是完美的,大人也会犯错误,但错误和问题是学习的绝好机会。
    技巧:
    先联系情感,再纠正行为。
    承认、连接、和好是为解决问题营造积极氛围。充满敌意的氛围里问题难以解决。
    9."我"句式
    含义:托马斯·戈登(《PET父母效能训练》)提出“我”句式,与“你”句式相对。用来表达自己的主观判断和想法,而不会对听者造成冒犯和对立。也可以用来表达建设性的批评。
    关键态度:情绪诚实
    技巧:
    接纳并认可自己的负面情绪;
    通过语言准确表达;
    提出尊重自己、尊重孩子的可行解决方法,或客观提出问题所在,与孩子一同或请孩子解决。
    基本句式:我觉得(准确的感觉),是因为(造成前面感觉的原因),我希望(相互尊重的解决方法或启发式提问)。
    10.赢得孩子的7个步骤
    含义:共同解决问题的7个步骤,打破沟通障碍,理解孩子,鼓舞孩子共同解决问题
    关键态度:友善、关心和尊重是赢得孩子的根本。
    技巧:
    1.开始谈话。找个双方都情绪平稳的时间和地点,和孩子坐下来:我有件事想跟你谈谈,就是________。我希望咱们能一起找到解决办法。你愿意不愿意谈一谈?妈妈(爸爸)保证不发脾气,不生气。咱们都保证不互相指责?“(最后一句很重要,目的是是保证谈话的情绪安全。)
    2.倾听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不同意,告诉他:“好的,等你想听的时候咱们再谈。”——不强迫,情绪安全。如果孩子同意,问:“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想法?你的感觉是什么?”听孩子说完后,用“共情”重复孩子的话。——让孩子先说,家长先听。倾听时,只需要共情,不要点评,也不要急着讲道理。如果孩子说不出来,家长可以询问(猜):“是不是觉得……”
    3.说出自己的感觉。听孩子自己说完,问孩子:“你想不想听听妈妈(爸爸)的感觉是什么?妈妈(爸爸)的感觉可能和你的不一样,这很正常,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使用“我”句式。“这很正常,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很重要,在于诚实地告诉孩子你的感觉而不是讲道理。谈感觉是谈心,讲道理是说教。家长要注意不要说教。
    4.感谢孩子。说完感谢孩子:“谢谢听我说,也谢谢你告诉我你的感觉。”——培养谈心的习惯。
    5.启发孩子解决的方法。问孩子:“你觉得你/我们能做些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困难?”或使用启发式提问。倾听孩子的方法,或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不批评、点评、否定孩子的建议。用点头、微笑、“嗯”等表示持续关注与尊重。即使孩子的建议不可行,也记录下来,以示尊重。家长参与“头脑风暴”,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孩子没有建议,家长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供孩子选择,也可以适当将道理帮助孩子整理思路。
    6.选定解决方案。共同选择最可行、尊重双方的方式,最好是孩子自己选择。自主选择是孩子后面执行的良好基础。
    7.约定回顾时间。约定一个时间来回顾,表达感激。约定时间不用太长,让孩子容易看到小进步,巩固执行效果,或及时调整。
    11.鼓励
    含义:鼓励,帮助孩子对自己性格的长处和能力得到发展,培养自信,而不是他信。鼓励VS赞美:赞美像糖果,偶尔使用,多了会上瘾,容易趋向取悦他人,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创造不健康。
    关键态度:事件的“主角”是孩子,不是家长。
    技巧:
    尽量不给孩子贴标签,不拿孩子跟别人比较;
    对孩子的行为结果“照镜子”,客观描述孩子值得鼓励的行为和结果;
    关注并说出孩子的感觉,而不是大人的感觉;
    指出孩子的小进步(即使糟糕的情况,也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也可以在客观描述孩子值得称赞的行为后,总结为一两个“标签”词。
    12.自然结果
    含义:自然结果是自然发生的情况,没有人为的干涉。
    关键态度:做到两个“不要”和四个“要”。不要泼冷水,不讲道理、不责备、不说“我告诉过你了吧”,不加重孩子负面情绪,妨碍孩子从经历中学习进步;不要“救”孩子或替孩子解决问题。
    技巧:
    要事先提醒:态度和善,但不要唠叨;
    要给孩子时间、空间和自由,让他们体会自然结果带来的负面感觉;
    要给孩子同情和理解,在自然结果发生后(共情);
    要给孩子爱和信任:我相信你能处理。
    孩子天性善良正面,以娃为师。

五、《正面管教》

    [美]简·尼尔森
       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她是7个孩子的母亲,18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被翻译成超过16种语言,在美国销量超过400万册。
    一、正面的方法
    二、几个基本概念
    三、出生顺序的重要性
    四、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五、当心逻辑后果
    六、关注于解决问题
    七、有效地运用鼓励
    八、班会
    九、家庭会议
    十、你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正面管教(PositiveDiscipline,直译为积极的自律),40多年前源于美国,在全球68个国家得以传播,且稳步发展。
       正面管教以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雷克斯的个体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由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和琳﹒洛特博士开发并完善,应用于家庭教育,融入了100年来心理学关于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科学研究的结论。
    1、严厉型——孩子不参与决策过程。过度控制,有规矩没有自由,没有选择。
    2、娇纵型——没有规则,有自由但没规矩,无限制的选择。
    3、正面管教型——一起制订对双方有利的规则,和善与坚定并行,有权威,有规矩也有自,有限世颂制的选择。
       无论采用以上哪种教养方式,父母的发心都是希望孩子幸福,但这能否实现取决于孩子是否被培养为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
    ①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②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③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④内省能力强:能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⑤人际沟通能力强:善于和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胡搜建立友谊。
    ⑥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⑦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1、愤恨(Resentment)——“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报复(Revenge)——“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3、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4、退缩(Retreat)
    a、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b、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建立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
       正面管教理论指出,父母和裤返历老师们应该坚持:和善与坚定并行,以互相合作为基础,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能力。
       “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而贯穿整个教养过程的则是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带给孩子归属感和价值感。
       关于正面管教,我们不仅要知道“怎么做”,更应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阿德勒关于孩子及教育的相关基本概念,是我们必须使用正面管教的根本原因。
    1、孩子是社会人
    2、行为以目的为导向
    3、孩子首要的目的就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4、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5、社会责任感或集体感
    6、平等
    7、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8、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①承认(Recognize)——“我犯了一个错误!”
    ②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③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认同或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觉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以上过程的根本。
       孩子的信念,基于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理解。对出生顺序影响的了解,能增进你对孩子特定观念的理解,是走进孩子内心的一个途径。
    排行最大的孩子
        在家中排行最大的孩子,很可能认为自己是第一个出生的孩子,必须成为第一或最好的,才能显得自己重要。责任、领导者、专横、完美主义、挑剔、有条理、好胜、独立、保守等等词汇,是人们对老大固有的印象。不过,并非每一个老大个性都完全相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排行最小的孩子
        排行最小的孩子常常善于利用自己的魅力来激励别人为他们做事,本身富有创造性、爱玩儿。受到娇纵的老小,当别人不照顾他时,他就会认为不公平,被伤害。有些老小会选择另一种信念,认为自己必须赶上并超越所有前面的人,以证明自己的价值。长大后,成为非常卓越但仍在企图证明自己价值的人。
    排行中间的孩子
        中间的孩子常常会觉得自己受到挤压,既没有老大的特权,也没有老小的好处。他们容易认为,自己必须在某些方面与人不同,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价值。表现为成功欲望过强或不充分发挥能力,成为“社交蝴蝶”或“含羞草”。他们大都比兄弟姐妹更随和,同情弱者。
        另外,独生子既可能像老大,也可能像老小。也有许多因素会造成例外,比如性别,老大和老二性别不同,极有可能两人都成为老大式性格,而非按照出生次序分别形成老大、老二性格。比如年龄差距大于4岁,彼此之间干扰影响较小。又比如家庭氛围,推崇竞争氛围的家庭,孩子的差异会增强,反之,亦然。
       什么是不良行为?所谓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或者因为一个偶然事件导致我们转向受“原始脑”操纵的行为(此时唯一的选择只有权力争夺或退却,而无法沟通)。
    孩子的目的:寻求过度关注(操纵别人为自己奔忙或得到特殊服务)
    家长或老师的感觉是:心烦;恼怒;着急;愧疚。
    想采取的行动:提醒;哄劝;替孩子做他已经会做的事。
    孩子的回应:暂停片刻,很快回到老样子,或换成另一种打扰人的行为。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唯有得到特别关注或特别服待时,我才有归属感。唯有让你们为我团团转时,我才是重要的。
    家长或老师主动的、鼓励性的回应:通过让孩子参与一个有用的任务,转移孩子的行为。安排特别时光,建立日常惯例。花时间训练孩子。召开家庭会议或班会。默默地爱抚孩子。设定些无言的暗号。
    孩子的目的:寻求权力。
    家长或老师的感觉是:被激怒;受到挑战;受到威胁;被击败。
    想采取的行动:应战;投降;希望自己正确。
    孩子的回应:变本加厉;屈从而内心不服;看家长或老师生气觉得自己赢了;消极对抗。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唯有当我来主导或控制,或证明没有谁能主导得了我的时候,我才有归属感。
    家长或老师主动的、鼓励性的回应:承认你不能强迫孩子,并请孩子帮助你。既不要开战也不要投降,而是撤离冲突,让自己冷静下来。坚定而和善。不说,只做。决定你该做什么。让日常惯例说了算。培养相互的尊重。给予有限制的选择。在设立一些合理的限制时得到孩子的帮助。坚持到底。鼓励。引导孩子把权力用在积极的方面。召开家庭会议或班会。
    孩子的目的:报复(以牙还牙)
    家长或老师的感觉是:伤害;失望;难以置信;憎恶。
    想采取的行动:反击;以牙还牙;心想“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孩子的回应:反击;伤害别人;毁坏东西;以牙还牙;行为升级,或换另一种武器。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我得不到归属,但至少能让你同样受到伤害。
    家长或老师主动的、鼓励性的回应:不要还击,要从报复循环中退出来。保持友善的态度,等孩子冷静下来。猜测孩子因为什么受伤,表达同情和理解。坦诚地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反射式倾听,启发式提问。“你看起来很伤心。能告诉我发生什么了吗?”如果你造成了伤害,用矫正错误的3R。
    孩子的目的:自暴自弃(放弃,且不愿别人介入)
    家长或老师的感觉是:绝望;无望;无助;无能无力。
    想采取的行动:放弃;替孩子做;过度帮助。
    孩子的回应:更加退避;消极;毫无改进;毫无响应。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我不相信我能有所归属,我要让别人知道不能对我寄予任何希望。我无助且无能;既然我怎么都做不好,努力也没用。
    家长或老师主动的、鼓励性的回应: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小步前进。停止批评。鼓励任何一点点的积极努力,关注孩子的优点。不要怜悯。不要放弃。设置成功的机会。交给孩子的技能,释放该怎么做。真心喜欢这个孩子。以孩子的兴趣为基础,鼓励,鼓——鼓励。召开家庭会议或班会
    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观念,但是有两条线索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孩子的错误目的。
    第一条线索:大人对孩子行为的情感反应。
    如果你感觉到以上类型对应的情感反应,孩子的错误目的就有可能识别出。虽然很多成人都说自己的情感反应是愤怒和沮丧,但事实上,这是对最初感觉的第二反应。受到威胁、伤害或无能为力,都会让人有非常无助的感觉,以致于我们很快用愤怒作为第二回应把它们掩盖起来。愤怒至少让我们有种虚假的力量感。问一问自己,愤怒和沮丧背后是什么感受,对照以上类型。
    第二条线索:当你要求孩子停止行为时,孩子的反应。
    对照以上类型,你就能懂得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一旦懂得,大人就会乐意去鼓励孩子,而一个受到鼓舞的孩子不需要行为不当。
    对每一种错误目的的有效鼓励方式
    按照对应的情况鼓励孩子。请注意,同一个行为可能代表着所有四种错误目的,并且,次序也不是必然从寻求关注开始,依次过度到自暴自弃,被动的孩子受到打击,很有可能直接就进入自暴自弃。
    对待十几岁的孩子
    十几岁孩子不良行为的错误目的,不同于以上常规归纳,有着更多因素。其中,同龄人压力对十几岁的孩子极其重要。此时,同龄人的认可比大人的认可更重要。而且研究表明,此时,大脑的额叶前部可能有迅速地发育,十几岁的孩子常常把周围其他人的身体语言误解为挑衅行为。因此,养育十几岁的孩子时,必须格外注意表达清晰,而且不要妄加猜测。赢得他们的最好方式,是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传统意义上理解的管教,大多是让孩子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以便之后做得更好。很长时间内,家长们都认为唯有惩罚可以达成这个效果,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正面管教中有一个工具叫逻辑结果,因为与惩罚有些许形式上的相似,在实际应用时经常被家长们误用,作为惩罚的伪装。逻辑后果区别于自然后果,需要家长的介入。
    自然后果
    自然后果是指自然而然地发生的任何事情,其中没有大人的干预。站在雨中,就会淋湿。不吃东西,就会饿。这里不允许借题发挥。比如,孩子总是忘了带午餐,你可以尝试不再给孩子送去,让他体验忘带午餐饿肚子或只能找同学分享的后果。但是,不要试图说教“我早就告诉过你了……”。
    注意,有些情况不宜采用自然后果。比如,危险,妨碍到他人,或孩子不在乎结果时。
    逻辑后果
    逻辑后果不同于自然后果,它要求大人或其他人介入,决定哪种后果能为孩子创造有益的学习体验,鼓励孩子选择负责任的合作。区别逻辑后果和惩罚的,是它的4R准则。
    1、相关(Related) 指后果必须是与行为相关的。
    2、尊重(Respectful)指后果一定不能包括责难、羞辱或痛苦,并且应该和善而坚定地执行;而且对所有相关人员都是尊重的。
    3、合理(Reasonable) 指后果一定不能包括借题发挥,并且从孩子和大人角度看都是合理的。
    4、预先告知(Revealedinadvance)是预先让孩子知道,如果他选择了某种行为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传统的管教方式关注的是教给孩子不要做什么,正面管教关注的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思路从关注惩罚转向关注解决问题。
    关注解决问题的主旨是:问题是什么以及其解决的办法是什么?对此,有关注于解决问题的3R1H原则,和逻辑后果的4R非常相似,只多了一项H。
    1、相关(Related)
    2、尊重(Respectful)
    3、合理(Reasonable)
    4、有帮助(Helpful)
    在试图解决问题之前,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需要一段时间的冷静,让大脑从“原始脑”切换到“理性脑”,而“积极的暂停”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和孩子沟通合作,在家里设立积极暂停区,遵循以下四项指导原则。
    1、花时间训练。在使用“积极的暂停”之前,要和孩子谈谈它的好处,将“冷静期”的价值,以及解决冲突前要等每个人都好起来的重要性告诉孩子。
    2、让孩子们布置他们的“暂停”区——这是一个有助于他们心情好转以便做得更好的小地方。和孩子一起做头脑风暴,提出一些期间帮助他们心情好转的活动,比如读书、玩玩具、休息或听音乐,为暂停区起一个他喜欢的名字。
    3、事先和孩子商量好一个计划。
    4、要教给孩子,当他们感觉好起来之后,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就要紧跟着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做出弥补。
    1、不要预设答案。如果你对孩子应该怎样回答这些问题预设答案,你就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正是这些问题被称为启发式问题的原因。
    2、如果你和孩子有任何一个人心绪烦躁,则不能提问。要等你们两个都平静下来。
    3、你问的启发式问题要发自你的内心。让你的智慧指导你该怎样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且要表达出你的同情和接纳。
    鼓励是本书的焦点
    时机
    相互尊重
    相互尊重包含以下的态度:
    1、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的信任;
    2、对别人的观点以及自己观点的兴趣;
    3、承担起你对问题所应负责任的意愿。
    成人教授孩子这些的最好方法是以身作则。
    改善,而不是完美
    为了改善而努力,而不必期待完美。完美是一种极不现实的期待,追求完美的人往往会陷入深深的沮丧之中。
    着眼于优点而不是缺点
    将不良行为转向积极的方面
    鼓励与赞扬
    会议可以为大人和孩子提供最好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学习和实践合作、相互尊重以及专注于问题的解决等民主程序,是培养孩子七项重要感知力和技能的最好途径之一。
    在学校,这种会议表现为班会。孩子们在会议上会学到正确的表达、开阔的思路、倾听的技巧、记忆的技巧、客观思考的技巧以及自己选择造成的逻辑后果。
    班会的目的应该是教孩子们相互尊重、相互致谢、专注于问题的解决方案、筹划班级活动。老师应该花时间把有效班会的八大要素教给学生。包括:
    1、围成一个圆圈
    2、练习致谢和感激
    3、设立一个议程
    4、培养沟通技巧
    5、懂得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
    6、角色扮演和头脑风暴
    7、分辨人们之所以做一件事情的四个理由
    8、专注于非惩罚性的解决方案
    老师要格外注意自己的态度和技巧。要放弃控制,邀请孩子合作。为孩子做出榜样,习惯于问一些启发式问题。要为一些问题承担责任。要客观,不要评判。寻找每个行为背后的积极意图。
    家庭会议和班会有很多相似的概念,之前《不吼不叫》中我们也详细讲述过家庭会议的具体进程。家庭会议应该每周一次,定下来就不轻易改变,决定要在全体一致同意的基础上做出,内容包括对下周活动的讨论,结束前应该计划下周家庭娱乐活动,并且以全家人都参与的活动来结束。会议中的主席、秘书等角色要轮流担任。冰箱是张贴会议议程的理想之所,议程包括家人之间相互致谢、解决问题、计划家庭活动、家庭娱乐。
    家庭会议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挑战。比如,十几岁的孩子,可能权力之争和报复循环已经根深蒂固了。家庭会议刚好能够极大改善这个状况,只是父母要谦虚承认自己曾经的做法不管用,并且向孩子承认这一点。又比如,单亲家庭,家长的态度非常重要,如果你内疚,那么孩子就会感觉悲剧正在发生。如果你接受现实,认为自己在尽力走向成功,孩子也会感受到这一点。
    当家庭会议作为一个传统,能提供给孩子幸福感、自信感、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
    我们从孩提时代开始,就积累了大量的潜意识,形成生活态度取向。大体上,生活态度取向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安逸、控制、取悦和力争优秀。
    安逸型
    最担心:情感和身体上的痛苦压力;他人的期望;受人胁迫。
    相信以下能避免最担心发生:追求安逸;寻求关照;让别人感到舒适;怎么容易怎么做。
    优点:随和;很少所求;圆熟;同情;容易预测;和事佬。
    缺点:不能发展才智;追求个人成长;效率不高。
    收获意外的反应:厌烦;恼怒;不耐烦。
    造成结果:效率越来越低;没有耐心;缺乏自我成长。
    控制型
    最担心:羞辱;批评;意外。
    相信以下能避免最担心发生:把握自己;把握局势;把握周围的人。
    优点: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坚持不懈;高效;守规则。
    缺点:僵化;没有创造力;冲动或社会隔离。
    收获意外的反应:反叛;抗拒;挑战;沮丧。
    造成结果:别人不愿与之交往或靠近;感到拘谨。
    取悦型
    最担心:拒绝;抛弃;争吵。
    相信以下能避免最担心发生:讨好他人;积极型-要求别人认可;消极型-博取怜悯。
    优点:友善;折中;谦和;体谅;自愿。
    缺点:不考虑别人是否愿意被讨好;不关心自己。
    收获意外的反应:开始愉快,后来要求认可和回报。
    造成结果:对自己和他人都缺乏尊重;怨恨。
    力争优秀型
    最担心:无意义;无关紧要。
    相信以下能避免最担心发生:做得更多;比别人好;保持正确;让自己更有价值、竞争力。
    优点:有见识;坚持不懈;社会责任感;能把事情做好;理想主义。
    缺点:工作狂;超负荷;太投入;把太多责任揽上身。
    收获意外的反应:觉得力不从心和愧疚;撒谎以避免评判。
    造成结果:招架不住;时间不够用。
    找出你的生活态度取向
    每一种取向的优缺点,都影响着我们作为家长的行为,当孩子从我们身上习得了我们的优点,极有可能也学会了对应的缺点。了解自己,承认可能存在的缺陷,你就能够承担起更多责任,想办法克服它,而不是表现得像个受害者。
    安逸型的大人如果能够让孩子在会议上参与制定限制、日常惯例、设立目标并一起解决问题,他们就能更加有效。
    控制型的家长,练习掌握怎样给孩子提供选择、问启发式问题、让孩子参与决策,教养效果会更好。
    取悦型家长如果教会孩子及自己不再只关注别人的需要,照顾到自己,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感觉和要求,而又不期待别人与他们想的一样,就会受益无穷。
    力争优秀型的家长如果能够尽力抛开自己凡事都要正确并最好的要求,尝试走进孩子内心,去发现对孩子更重要的事,他们就会更有效。
    最后,当前正面管教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相关的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在此,也要提醒广大书友,学习时注意甄选资质。
    结语
    我们往往对孩子有着诸多评判、期望、指责、失望、愤怒。但事实上,爱和快乐才是我们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们表达无条件的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寻找积极的方面,和善而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是”,是我们为人父母、师长可以、更应该采用的正确教养方式。
    爱孩子,爱自己,洞见缺憾,寻求第三选择,就是美好人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