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赏析|汤鹏铁字联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古人用铁做了一副对联

清汤鹏草书铁字联,为安徽博物院仅藏的一对铁制书法联,系著名铁画工艺大师汤鹏于康熙年间的作品。铁字联通高115厘米,宽29.5厘米。草书对联主体部分由十个铁字组成,上联书“晴窗流竹露”,下联为“夜雨长兰芽”,两句出自黄慎题画诗。该作品上联右上端草书“丁卯春月”,下联左下端书“鸠江汤天池”款。“汤天池”即汤鹏,“鸠江”为芜湖古称,芜湖是铁画的故乡,我国古代工匠在当时冶铁技术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借砧为纸,揉铁为墨,以锤代笔,鬼斧神工,匠心独运,所锻作品极具笔墨未尽之情韵。该对联工艺精湛,从头到尾仅用一根铁条锻造而成,按草书笔路的转折,连贯成行,字体流畅飞动,一气呵成,具有刚柔兼备之效果。草书铁字联是汤鹏传世不多的作品中的一幅,亦为馆藏中唯一四周没有铁圈的作品,由铁钩件直接伸进木框予以固定。

  汤鹏,字天池,生卒年月不详,学界通常认为其是清顺治、康熙年间人氏。原籍安徽徽州,后迁居江苏潥水县。又因避兵荒战乱而长期寓居芜湖,初为铁匠学徒,后创制铁画,是公认的铁画鼻祖。但由于多种原因,流传至今的作品并不多,主要有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四季花鸟》,藏于镇江市博物馆的《溪水烟霭》,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翠竹》以及我院收藏的这幅草书对联。

古人用铁做了一副对联

  据《芜湖县志》记载汤鹏“创意为铁画,施之灯幢屏障,曲折尽致,山水花卉各极奇妙,一时称为绝技。”而在初期,汤鹏所作铁画多系“径尺小景”,对于大幅山水,“法无从得心烦忧”,“第惜山水未能也”。由于技艺未臻成熟,此时所能达到的艺术效果不甚理想。《金玉琐碎•铁画》曾有这样的记载“幼闻芜湖铁工汤鹏与萧云从为邻,辄观萧作画,萧恶其蠢,呵责之,汤发愤曰:‘尔谓我不知画耶,乃锻铁作画’。”这里便引出了一个不得不提及的人物,萧云从。

  萧云从,原名萧龙,字尺木,号默思,又号无闷道人,晚称钟山老人,安徽当涂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新安画派支流姑熟派创始人。他擅长画山水,笔意清疏韵秀,饶有逸致,苍劲秀润。“生平所画较多,均系萧疏淡远之作”。这种以墨线为主勾勒的画,可以直接用作铁画的画稿。

  铁画与绘画直观上看虽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实际上铁画需要依托必要的绘画技艺、格局为桥梁而达到一定的艺术境界,从而更好的表现工艺之美。可以说,当铁画遇上绘画,它从一门工艺升级为艺术,这是一次巨大的飞跃,也是一次历史的恩赐。

  铁画,顾名思义以铁作画,先用铁铸成线条,再焊接而成的一类美术作品。铁画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史上的一朵奇葩,综合了古代金银空花的焊接技术,吸取了剪纸、木刻、砖雕的长处,融合了国画的笔意和章法,画面明暗对比鲜明,立体感强,在古代工艺美术品中独树一帜。那么,铁画缘何在清初始现于安徽芜湖地区呢?主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予以思考。

  首先,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芜湖所辖的南陵县、繁昌县,以及与其相邻的铜陵、贵池一线,自古矿产资源丰富,是冶铜炼铁胜地。芜湖古代,冶铁炼钢业一直十分发达,聚集了许多技艺精湛的铁工。自宋以来就有"铁到芜湖自成钢"的美誉。

  其次,独特的地区佛教文化。早期铁画的雏形又称"铁花",即当时铁匠生产的铁花灯,作为香客上九华山敬佛的礼品,品种有莲花、梅花、竹枝等。芜湖与九华山毗邻,且上联川楚,下通吴越,是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有利于当地产品的输出。

  再次,艺术的融汇与历史的巧合。明末清初,社会较为动荡不安,一些明朝遗臣和名士南下逗留定居于芜湖,造就了彼时当地画家云集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相传,汤鹏的铁匠铺与萧云从的居所仅有百步之遥,这就为国画知白守黑的艺术融入铁与火的敲打奠定了基础。

  最后,文人墨客的重视与宣传。查阅文献可知,铁画或始自汤鹏,然铁画之名却非如此。直到清朝乾隆时期,当时的文人名士黄钺、韦谦恒、梁同书、谢镛等,在一次聚会上注意到铁画的艺术价值,并为此做《汤鹏铁画歌》题咏。如此以后,芜湖铁画身价倍增,广泛地传播开去。

  铁画主要以铁为原材料,以国画稿为本,以毡代案,以炉为墨,以锤代笔,讲求手到、心到、力到。铁被打制成各种不同的组成部分,有点、有面、有线,从构建到组合、从雏形到成型,它的锻制手法是铁画艺术成败的关键所在。整个制作过程一般分为准备阶段和锻制工艺两个阶段,运用了“冶”“锻”“钻”“锉”等创作技法。

  在准备阶段,艺人以画稿为根本,深入研究画稿的特点,并放大到实际制作的尺寸。将画面分解成可以锻制的若干构件、组块,准备相应的材料。随后,将这些分解的部分一一锻制备用,形似之外更要力求神似。然后,将锻制好的组件根据画稿的要求,由小到大进行准确无误的组装焊接。有些不能组装到位的部件,可以使用安装钉来加以调整加固。最后,对铁画予以整形修正,确保与图样吻合,准确表达出原画的精神风貌,力求形神兼备。至此,一幅铁画基本打造完成,在现代工艺环境下,还可加入磨料喷砂清晰、酸蚀去锈等步骤。最后装框即可。

文章作者:魏梦菊

古人用铁做了一副对联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