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书,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部编版

    古今中外有学问尘缺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知识就是机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部编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1
    第11课 古代日本
    1、6世纪前的日本
    (1)建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2)统治: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2、大化改新
    (1)背景: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
    (2)概况: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3)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4)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武士和武士集团
    (1)背景: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 庄园,大庄园还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
    (2)武士集团: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强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3)武士夺权: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其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晌兄肢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4)幕府统治: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实际上大权旁落。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5)武士道: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2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背景: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
    (2)创立:穆罕默德阐述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伊斯兰教。
    (3)传播:最初在麦加城传教,遭到传统势力的反对;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半岛各部落纷宴世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2、阿拉伯帝国
    (1)版图: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2)影响:伴随着帝国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
    3、阿拉伯文化
    (1)发展原因: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支付与译著同重量的黄金稿酬。
    (2)表现: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改造了古代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完整的代数学由阿拉伯人创造;“西医”有很多阿拉伯人的贡献;编著了《医学集成》和《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3)影响: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3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农业的新变化:
    (1)11世纪以后,欧洲各地农村纷纷开展了什么运动?具体情况怎样?
    11世纪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有的垦殖由领主组织,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垦殖者成为这些新开发地区的主人,这些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2)这一运动兴起后,农奴的处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农奴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或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3)土地的经营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4)租地农场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5)租地农场有什么特点?
    富裕农民(农场主)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将产品推向市场。农场主与农民之间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剥削关系。
    (6)农业的发展给市场带来哪些变化?
    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地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一些商人将在乡村市场收购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法国南部地区的粮食被运到意大利的一些城市,欧洲的呢绒、皮毛等远销东方。
    2、手工业方面的新变化
    (1)中世纪晚期,手工业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农村变化的同一时期,手工业也不断发展。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他们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
    (2)分散手工工场是怎么出现的?
    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为了缴纳封建租税,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手工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
    (3)集中手工工场是怎么出现的?
    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套,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4)集中手工工场具有什么特点?
    商人提供原料、生产工具雇用工人在同一地点集中劳动;
    商人与完全出卖劳动力的工人之间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3.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三、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1、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怎么的变化?
    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地产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
    富裕农民、骑士和乡绅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城市中的市民阶层:
    (1)市民阶层形成:
    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2)政治权利的扩大:
    富商巨贾还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4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
    一、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是在什么背景下兴起的?
    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升入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2.兴起的时间、地点:14世纪意大利
    3.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4.性质: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5.方式:
    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有继承,更有创新。
    6.意义或影响:
    (1)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了近300年之久。
    (2)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但丁
    1.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
    2.代表作:长篇诗作《神曲》
    (1)《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2)表达的思想: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级的情感与理想。
    3.文艺复兴文学三杰指的是: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三、达·芬奇
    1.达·芬奇最大的成就是绘画。
    2.文艺复兴美术三杰指的是: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
    3.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四、莎士比亚
    1.文艺复兴向外传播时间及范围:15、16世纪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
    2.莎士比亚的成就及体现的思想内容?
    (1)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诗篇。
    (2)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3.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5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经济根源(根本原因):
    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2.社会根源:
    马可波罗在行纪中描述了东方的富庶,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的向往。
    3.商业因素:
    15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掉拜占庭帝国,控制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
    4.客观条件:
    地圆学说的流行、“罗盘”导航技术及造船技术也取得了突破。
    二、新航路的开辟
    1.航海家及及航海成就:
    A、迪亚士和他的航海
    (1)时间:1487--1488年
    (2)资助国:葡萄牙
    (3)路线:从葡萄牙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南下,1488年到达了非洲的好望角
    (4)成就: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B、达·伽马及航海成就
    (1)时间:1497--1498
    (2)资助国:葡萄牙
    (3)路线及成就: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
    C、哥伦布及航海成就
    (1)时间:1492年8月
    (2)资助国:西班牙
    (3)路线及成就: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他们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等。接下来的10年间,哥伦布先后三次西航。
    D、麦哲伦船队及航海成就
    (1)背景:
    哥伦布并没有给西班牙带来预想中的财富,但是向西航行寻找达到亚洲航线的梦想依然激励着欧洲人继续探险。
    (2)时间:1519--1522
    (3)资助国:西班牙
    (4)路线:从西班牙出发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实现全球航行。
    (5)意义: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5.四位航海家航海顺序: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
    三、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1)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
    (3)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部编版相关文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期中期末考试必备
    ★人教部编版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初一历史各单元资料,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记忆方法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最新部编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书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部编版

一、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多则价谦,万物皆然,唯独知识例外。知识越丰富,则价值就越昂贵。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1
    第一课:人类的形成
    1、人类的出现: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人类在距今约码埋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2、人类的进化: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四个阶段
    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3、人种及分布: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澳洲;***人种——亚洲;
    黑色人种——非洲、南美洲
    4、氏族社会: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群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财产公有,以采集和鱼猎为生。家务劳动为主,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社会:婚姻相对固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从事犁耕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出现商品交换和私有制,部族和首领是男人。
    5、原始人群居生活的原因: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原始,物质相当匮乏,只有依靠集体才能生存。
    6、比较:父系氏族社会代替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及后果。
    相同点:⑴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⑵都实行财产、分配公有制。
    不同点:⑴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⑵母系氏族社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社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⑶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解体。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2
    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前约3500年)——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权力与尊严的象征
    古巴比伦(前约3500年)——两河流域(“新月沃地”)——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
    古印度(前约2500年)——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古中国(前约2070年)——黄河、长江流域——分封制
    2、古文明与大河的关系(大河文明的自然条件):气候湿润,地势平坦,日光充足,适合人生存;大河定期泛滥——提供水源和肥土,利于农业生产。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种姓制度: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的过程中形成。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缓模帆舍、首陀罗四个等级。下一等级不得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的等级不得通婚。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3
    第三课:西方文明之源
    1、爱琴文明:克里扰雹特文明、迈悉尼文明
    2、古希腊繁荣的成邦:雅典、斯巴达
    3、雅典城邦的自然条件: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气候湿润,适宜种经济作物。
    4、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
    原因:伯利克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内容:扩大公民权利,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5、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表现:政治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经济上,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文化上文化昌盛。
    6、斯巴达成邦:崇尚武力,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
    7、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罗马城(公元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灭亡(476年,欧洲奴隶社会结束)
    (2)主要战争及战役:布匿战争(罗马——迦太基)坎尼战役以少胜多
    (3)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建立罗马帝国。
    8、奥林匹克运动会历史沿革:最初举行赛会祭神,前776年—394年共举办290多届。现代奥运会开始于1896年,每四年举行一届。2004年在希腊雅典举行,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行。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4
    1.希腊城邦
    (1)范围:包括希腊半岛(主体)、爱琴海诸岛等地区。 
    (2)特点: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3)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此后进入荷马时代。 
    (4)兴起: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斯巴达是最大的城邦。 
    (5)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二者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城邦各项活动都以公民为主体。 
    2.雅典的民主政治
    (1)背景:经过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达到全盛,奴隶制政治发展到高峰。 
    (2)表现:雅典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3)局限: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3.亚历山大帝国
    (1)兴起: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2)东征: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先后打败波斯帝国、埃及,进入两河流域,最远到达印度河流域。 
    (3)成果:建立亚历山大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定都巴比伦)。
    (4)局限性: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5)积极性: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帝国境内建造的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5
    1.罗马城邦
    (1)建国: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 
    (2)统治: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中,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设立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3)扩张: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随后战胜了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世纪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4)危机: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2.罗马帝国
    (1)政权更迭: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公元前31年,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首创“元首制”,掌握最高统治实权。 
    (2)建国: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屋大维采取了许多措施解决矛盾,罗马帝国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时代。 
    (3)扩张: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3.罗马帝国衰亡
    (1)原因: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日耳曼人侵入罗马帝国。 
    (2)灭亡: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西罗马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度结束。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相关文章: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复习知识点汇总
    ★初三历史上册书知识点与复习计划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2020整理归纳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2020整理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汇总
    ★初三历史上册期末重点复习资料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2020

二、九年级历史重点的是哪个书?

    九年级历史分为上下两册,学习的是世界历史。上册的前四个单元学习的是世界历史的古代史部分,这个不是老师重点,也就是两道选择题,上册从第五单元开始学生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然后学习三次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这都是重点。
    下册需要继续学习三次资产阶级改革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国际新秩序。还有就是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所以说,这两本书除了上册的世界历史古代史部分,其余的就是重点了。

三、九年级上册历史书上著名著作?

    1.马可波罗游记,一千零一夜,神曲,进化论,相对论,论法的精神等。
    2.马可波罗游记是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游记,是西方了解中国最早的著作。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著名民间文学。神曲是文艺复兴时期但丁的著作。进化论是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著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