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是什么意思」苟且是什么意思

苟且是什么意思

苟且是什么意思

   苟且的意思:

   1、只顾眼前,得过且过:~偷安。

   2、敷衍了事;马虎:因循~。他做翻译,一字一句都不敢~。

   3、不正当的(多指男女关系)。

   拼音:[ gǒu qiě ]

   引证解释:周立波 《扫盲志异》:“等到稍微定定神,他的头一个心思是要冲进房间去,捉奸捉双,亲手拿住这对苟且的男女,好去打官司。”

   苟且的近义词:

   1、怯懦[qiè nuò] 

   胆小怕事:生性~。

   2、草率[cǎo shuài] 

   (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从事。~收兵。没经过认真讨论,就做了决定,太~了。

   3、随便[suí biàn] 

   按照某人的方便:去不去~。随你的便。

   4、松弛[sōng chí] 

   松散;不紧张:肌肉~。


苟且是什么意思

     
  苟且
  读音:gǒu qiě
  释义:
  1. 只图眼前,得过且过。
  2. 不循礼法。
  3. 随便,马虎,敷衍了事。
  4. 勉强。
  5. 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出处:
  1.晋 陆机 《五等论》:“为上无苟且之心,群下知胶固之义。”
  2.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二》:“夫秦 灭先圣之道,为苟且之治,故立十四年而亡。”
  3.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习技》:“则其讲究歌舞,有不可苟且塞责者矣!”
  4.清 顾炎武 《岁暮》诗:“流离三十年,苟且图饱煖。”
  5.《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我只要委曲周全你家主一桩大事,并无欺心。若有苟且,天地不容。”
  例句:大丈夫一生当快活而过,岂可苟且偷生!

到底“苟且”是什么意思?

   立下这么个标题,来写这么一篇文章,来梳理一下“苟且”这个词的意义。一切从谨慎。

   词典的行文,有不同的对象,就有不同的表述,显然我还没找到适合我这种人的词典。

   《汉语大词典》是权威的,虽然不是完美的,但我们以它为材料,梳理这个词。(以下简称《大词典》)

   同时参照《现代汉语词典》。(简称为《现汉》)

   “苟且”,在《大词典》中有五义。但是因故不依《大词典》之次谈论。

   如同我往常的文章,这次依然是懒者可拉至最后看总结,虽然最好还是一字一句看完。

目录:

   “苟且”的词性

   “苟且”的第一义

   “苟且”的第三义

   “苟且”的第四义

   “苟且”的第二义

   “苟且”的第五义

   “苟且”的引申

   总结

“苟且”的词性:

   依据《现汉》,第一、三和五义是形容词。

《漢辞海》:苟且:①かりそめに間に合わせるさま;②いいかげんなさま;③见《大词典》“苟合”第三义。

   按,①对应第一义;②对应第三和四义。

   「いいかげんなさま」在“苟”中被用来解释“一字不苟”的“苟”,故对应第三义。

   “苟存”,《大词典》解释为“苟且生存”,《漢辞海》解释为「いいかげんに生きる」。按照“大词典”,第四义例句“幸邻人怜馈食饮,苟且自度”的“自度”是“自己过活”,“过活”是“度日;生活”,这和“苟存”情况一样,所以“苟存”之“苟”,“苟且生活”之“苟且”,「いいかげんに生きる」之“いいかげん”,是第四义。

   排除掉二三四五义,①自然对应第一义。

   可见《漢辞海》以为一至四义都是形容词。

   为什么排除了二义却说二义是形容词?看完全文就知道了。

“苟且”的第一义:只图眼前,得过且过。(依据《大词典》)

   按照“大词典”,“得过且过”有歧义。

《大词典》:得过且过:谓但能度日,即无他求。后谓安于现状,敷衍度日。亦指办事马虎,敷衍塞责。

   大词典给“得过且过”列举了三个意思。而“苟且”的第三义,便是

《大词典》:苟且:随便,马虎,敷衍了事。

   所谓“敷衍塞责”,查《大词典》可知:

敷衍塞责:犹敷衍了事。

   既然“敷衍塞责”犹“敷衍了事”,那么“苟且”第三义和“得过且过”第三义是重合的。

   既然如此,那么“苟且”第一义中的“得过且过”只能是它的第二个意思。

   

   “得过且过”的“安于现状,敷衍度日”的意思,在《现汉》中解释为“只要勉强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敷衍地过日子”,看了这两本词典,个人觉得这里的第一个解释最好懂。

   总结起来,对这个“得过且过”共三种解释:

   “只要勉强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敷衍地过日子;安于现状,敷衍度日”

   《现汉》解释第一义的“苟且”,是“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有“图”字“顾”字之别。

   加上一个“只图眼前”或“只顾眼前”,便是“苟且”第一义了。刨除掉“歧义”,或许第一义的释义会变为“只图眼前,安于现状,敷衍度日;只顾眼前,只要勉强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只顾眼前,敷衍地过日子”

“苟且”的第三义:随便,马虎,敷衍了事。(依据《大词典》)

   按照《大词典》,“苟”字①与“苟且”第三义重合:

苟:①随便;马虎;不审慎。

   那么可以拿“不审慎”解释“苟且”。

   随便:

   依据词典,“随便”有歧义。

   让我在《现汉》里瞧瞧……妈耶,五个意思!真不想理解这个词!但“随便”这个词,在解释“苟”字时作用“奇”大,不能不理解它!你看看,《汉语大字典》解释“一丝不苟”的“苟”,唯独“苟且,随便”而已!《现汉》解释,唯独“随便”而已!哈!好一个“随便”!真是“随便”!

   

《现汉》:随便:①按照某人的方便;②不加限制;没有明确的目的;③(言行)不多考虑;不慎重;④不讲究;凑合;“他这个人吃穿都很随便”⑤任凭;无论。

   按,①动词,②③④形容词,⑤连词。

   我们来看看③在《现汉》中的例句:

我说话很随便,请你不要见怪丨写文章不能随随便便,要对读者负责任

   要知道:

《大词典》:敷衍了事:谓做事不负责,只图表面上能应付过去便完事。

   而且

   说话:

《大词典》:苟:①“不苟言笑”“人不见我,只看见汝,则汝等一言一动可苟乎哉!”

   写文章:

《大词典》:一字不苟:一个字也不随便。形容行文时字斟句酌,反覆锤炼。

   从这些足以看见“随便”的③,便是“苟且”第三义。

   

   既然如此,我们有必要把②义与③④义从“随便”中区分开来,以方便我们认识“苟且”。要达到这样的目的,看②例句是好办法,《现汉》中:

随便闲谈丨随便走走看看

   把这个“随便”对应上另一个词,也是好办法。比如“漫”。

   我们知道“漫无目的”一个词,这个漫,按照《现汉》,就是②这个“随便”的意思。

   我们知道“漫步”一词:

《大词典》:漫步:没有目的,悠闲走动。

   按照《大词典》,这个“步”是“行走;步行”的意思。

   这里的“漫”,是“随便”的“没有明确的目的”。

   还有“漫谈”一词,按照《现汉》,这个漫也是②的“随便”,“漫谈”有“不拘形式”的含义,这里的“不拘”有解释是“不限制”。

   这里的“漫”,是“随便”的“不加限制”。

   

   值得玩味的一点是,②在例句里没有不做状语的,③④没有做状语的,而都在谓语。《大词典》解释“一字不苟”,完全替换“苟”的,便是③的“随便”。

   

   马虎:

   依据《大词典》,“马虎”有歧义。

《现汉》:马虎:形容词。草率;敷衍;疏忽大意;不细心。

   解释“苟且”的“马虎”,是“草率;敷衍;疏忽大意;不细心”的马虎。

   

   草率:

   按照《大词典》,“草率”有歧义。

《现汉》:草率:形容词。(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草率”有作状语的,有在谓语的,如《现汉》:“草率从事”“草率收兵”“没经过认真讨论,就做了决定,太草率了”,这个主语是行为。

   “草率”在《大词典》里分成了三个,依次是:

   “草率具盘餐,约略施粉黛”“曩者草率奉书,未悉所怀”“草率搭成的偏屋”的,解释为“粗糙简略”,这是在说“盘餐”、“书”和“偏屋”。这些都在状语,还有在谓语的,“祈谷坛祖宗神牌草率”,主语是物。

   “草率前去”“草率地下判断”的“草率”,解释为“轻率,不慎重”,这俩是在说“前去”和“下判断”。这俩是在状语,若在谓语,像上面所列《现汉》第三个例句。

   “字迹草率”的“草率”,解释为“潦草,不工整”,只举了在“字迹”作主语的谓语的例子。

   显然,“草率”在《现汉》里的,拿来解释“马虎”的,是《大词典》第二义。“草率”的三个意思,在现代的文章里可以见到,应好好作区分。

   

   敷衍:

   按照《现汉》,是动词,而且有歧义。

《现汉》:敷衍:①做事不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②勉强维持。“手里的钱还够敷衍几天”

   “苟且”的第四义和“敷衍”和这里的②都有“勉强”的含义,“马虎”的“敷衍”当为“做事不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的“敷衍”。

   

   其他:

   “审慎”“轻率”“谨慎”“细心”,各一个意思,无歧义,按照《现汉》,都是形容词。

   “疏忽大意”,虽然两个都是多义词,但无歧义,按照《大词典》,这里的“大意”“谓疏忽,不经意”,按照《现汉》,这里的“疏忽”是“粗心大意;忽略”的意思。

   “敷衍了事”,就整体来说,一个意思,无歧义。然而两个词都是动词。

   

   总之:

   “苟且”第三义,在《大词典》中,被解释为“随便,马虎,敷衍了事”,而前两个词有歧义,敷衍了事两个都是动词。

   这里的“随便”是“(言行)不多考虑;不慎重”的意思;“马虎”是“草率;敷衍;疏忽大意;不细心”的意思;“草率”是“轻率,不慎重”的意思,“敷衍”是“做事不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的意思。

   如果去除掉解释的“歧义”,再加上“苟”的那个解释,或许会变成:“轻率;疏忽大意;敷衍了事;不审慎;不慎重;不细心;(言行)不多考虑;做事不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

“苟且”的第四义:勉强。(依据《大词典》)

   依据下文“‘苟且’的引申”,我们可知,这里的“勉强”,是和“将就”与“凑合”并列的“勉强”。也就是说,这个“勉强”,是《现汉》里的⑤义:

勉强:⑤形容词。将就;凑合。

   《大词典》里这个义项的例句,有作状语的,如“勉强续貂”“有几个同学同情我的遭遇,帮助我交了两三个月的饭费,勉强读完了那个学期”;有活用作动词的,如“我也勉强了一首,未必好,写出来取笑儿罢”。

   按照《现汉》,“将就”一个意思,是动词;“凑合”也是动词,有歧义,第三个意思,释义为“将就”。

   总之,刨去“歧义”,释义为“将就”。但“将就”是动词,惟原来的“勉强”和“苟且”词性相同。

   《大词典》举例,苟且都在状语位置上:“流离三十年,苟且图饱暖”“幸邻人怜馈食饮,苟且自度”。

   这两个例句,都是和“勉强”的“有几个同学同情我的遭遇,帮助我交了两三个月的饭费,勉强读完了那个学期”相似的。

   从这些看来,要翻译这个“苟且”,“勉强”这个词就派上用场了。而且从这些也足以见《漢辞海》说得没错,“苟且”确为形容词。

“苟且”的第二义:不循礼法。(依据《大词典》)

   这个释义不可谓不有趣,如前所引,《漢辞海》是不给这个意思单独列项的。那么它究竟隐含在《大词典》给的哪个义项里呢?

   我们看看《大词典》给第二义的例句:

   “夫秦灭先圣之道,为苟且之治,故立十四年而亡”“树立失权,托付非才,四维不张而苟且之政多也”“君子进退当以礼,不可苟且,以伤雅道”

   可以明显看出,“苟且”确为形容词,而这个“苟且”是偏贬义的,这个释义,就是“不以礼”。那么明显和第四义无关了。

   第一义有个例句,“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这里的“因循”与“苟且”并言,正是证明了“苟且”有得过且过的“安于现状”义;既然因循,又不循礼法,是说不通的。

   而第二义归之于第三义,是说得通的。进退都以礼的君子,必定不是随便的,随便,则会这一进或许以礼,那一退或许不循礼法;必定不是马虎的,马虎的话,这一进还是以礼的,那一退不小心成不循礼法了;必定不是敷衍了事的,都敷衍了事,那么进退都不循礼法了。马虎进退,随随便便,是可能会伤雅道的;进退都敷衍了事,就是伤雅道。

   但这些只是个人猜测,不足为据。

   比如这个“因循苟且”,很令人感觉有趣地,竟然在《现汉》里被归入“敷衍了事;马虎”一义,也就是《大词典》的第三义,而不像《大词典》那样,归入第一义。这恐怕是因为一三义有自然的引申关系,以致人容易混淆吧,哪怕是《现汉》或《大词典》的编者。

“苟且”的第五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根据《大词典》)

   《大词典》里有个例句:“捉奸捉双,亲手拿住这对苟且的男女”。嗯,这个意义与众不同。

   如前所引,《漢辞海》指出,这个意义类似于“苟合”的第三义,继而不加解释。大词典解释“苟合”这个意思,是说“指男女间不正当的结合”,《现汉》说,是动词。那么,“苟合”和“苟且”在词性上是不同的。

“苟且”的引申

   既然“得过且过”的第二个意思和第三个意思之间有自然的引申脉络,那么对应的“苟且”一和三义是一样具有那样的自然的引申关系的。

   “苟且”的二和五义是颇为好懂的,依次是“不循礼法”和“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不过在这里跳过暂时不论。

   值得注意的是第四义“勉强”。察看其他词,我们会发现“苟且”从第三义“随便,马虎,敷衍了事”引申到这个第四义也是很自然的。

《现汉》:马马虎虎:①形容做事马虎、随便;②勉强;凑合。“近来身体还马马虎虎”“日子马马虎虎过得去”
《大词典》:马虎:①草率,疏忽大意;②勉强;将就。“此人跑过大城市,识得几个字,马虎念得一段报纸,被看作有学问的人。”

   依据《现汉》,以上两个词都是形容词,以下两个词都是动词。

   ②“勉强”与“苟且”第四义重合,故是①的“马虎”解释第三义。

《现汉》:敷衍:①做事不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②勉强维持。“手里的钱还够敷衍几天”
《现汉》:应付:①对人对事采取措施、办法;②敷衍了事;③将就;凑合。“这件衣服今年还可以应付过去”

   按照“马虎”和“马马虎虎”的解释,可以知道“将就”和“凑合”不仅自身可以并列,而且是可以和“勉强”并列于同一义项的。

   可见,以上四个词,无论是形容词还是动词,无不有从“随便,马虎,敷衍了事”的意思引申到“勉强”的脉络。“随便”③后的④义(有“凑合”的解释),也是一样的情况。

   “苟”字也是一样的。

《大词典》:苟:①随便;马虎;不审慎;②暂且;勉强。
《大词典》:苟止:①苟且行事。止,举止行动;“臣固非欲书检也,顾缘职分,不敢苟止。”②勉强停止。

   从《大词典》编纂者安排“苟”字①②义和“苟且”三四义的顺序来看,他们也是这么认为的。

   总结起来,就是“苟且”有从第一义到三再到四义的引申脉络。(但是,第一义和第三义之间的引申的脉络,我却仍然觉得有待商榷也,不仅在“谁先谁后*方面,还在是否是“引申”方面)

   为什么不提到第二和五义?因为个人没找到根据,只有猜测。而写这篇文章,必须谨慎,我也在开篇说了,将从谨慎。

   值得一提的是,“苟”被《大词典》解释为“暂且;勉强”,这是混同了副词和形容词的“苟”。这个“混同”是非贬义、中性且客观、陈述性的“混同”。

   “暂且”的“苟”在《汉语大字典》《漢辞海》里无不被归类于副词,《汉语大字典》解释,“姑且;暂且”。

   这是《大词典》这个义项的第一个例句,后两个例句,“苟温饱完给”“惰慵苟恃乡井助”,猜测是属于“勉强”。

总结:

   “苟且”各个意思在各个词典里的解释,查词典就好,还不待我来挨个抄一遍,所以在这里列出文中刨除“歧义”的解释(简单加上例子):

   

   苟且:形容词。

   ①只图眼前,安于现状,敷衍度日;只顾眼前,只要勉强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只顾眼前,敷衍地过日子;“因循苟且”

   ②不循礼法;“君子进退当以礼,不可苟且,以伤雅道。”

   ③轻率;疏忽大意;敷衍了事;不审慎;不慎重;不细心;(言行)不多考虑;做事不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不可苟且塞责”

   ④将就;“流离三十年,苟且图饱暖。”

   ⑤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捉奸捉双,亲手拿住这对苟且的男女”

   

   呼,文章结束,写了笔者几天,累死了。文章的结构不是在我写作过程中始终如一的,改换多次,所以如果有奇怪的地方,请相告诉。当然,大小结构以外的奇怪的地方也可以。文句的书写没有多加思考,可谓是“苟且”了,真是应乎题目呢(笑)毕竟内容太多,没空一一斟酌字句,见谅。


苟且是什么意思「知识普及」

       苟且表达的是一种状态,是说一个人只顾及眼前的利益和情况,为了眼前的利益放弃了以后的未来。苟且是一个不好的词语,往往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只顾当下,只要当下过得去,那么未来什么样都无所谓。


   


    苟且这个词同样可以形容一个人懒惰没有远见,宁可当下浑浑噩噩地过下去也不为了未来想一下努力工作。


苟且是什么意思

   苟且一般有以下三种解释:
1. 只图眼前,得过且过。
①晋 陆机 《五等论》:“为上无苟且之心,群下知胶固之义。”
②宋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2. 不循礼法。
①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二》:“夫 秦 灭先圣之道,为苟且之治,故立十四年而亡。”
②晋 干宝 《晋纪总论》:“树立失权,托付非才,四维不张而苟且之政多也。”
③《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君子进退当以礼,不可苟且,以伤雅道。”
3. 随便,马虎,敷衍了事。
①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今监之者既不指授,修之者又无遵奉,用使争学苟且,务相推避。”
②《朱子语类》卷一一九:“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须是遇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
③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习技》:“若知歌舞二事,原为声容而设,则其讲究歌舞,有不可苟且塞责者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