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Daily整版聚焦:湖北大学教授的事业巅峰是?

湖北资讯

   四十多年如一日的坚守发掘和挽救基诺族文化遗产见证这个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近日,《中国日报》整版刊发两篇英文文章主稿以《The peak of profession》为题记录了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郑晓云教授40余年来不间断对“第56个民族”基诺族的历史文化和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的历程和思考配文则介绍了郑晓云教授新近出版的《大时代的影像记忆——基诺族图片志》及其背后的故事湖北资讯

   点击文末“阅读阅文”可查看全文

湖北资讯

   岩石背后的寨子

01

湖北资讯
   基诺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被誉为云南“六大茶山”之首,盛产普洱茶。基诺族1979年才被国务院认定,是我国56个民族中最后一个被确认的少数民族。基诺族没有文字,其历史、文学等都是靠族人口口相传。在基诺语中,亚诺寨意为“岩石背后的寨子”,它处于基诺山海拔最高的地区,背靠基诺族的神山解卓山一侧的陡峭山峰。基诺族人散居在原始森林中,以种植稻谷、茶叶等农作物为生,狩猎和采集是其重要的生计补充。

   1982年12月,当时还是云南大学历史系学生的郑晓云来到基诺族聚居地——基诺山实习。时隔40多年,郑晓云教授仍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走进这座屋子的场景。

湖北资讯
   湖北资讯
   郑晓云刚来到这里时,当地人还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郑晓云当年要在这里完成的毕业论文课题是《长房与亚诺寨的父系大家庭》。20多天的实习里,郑晓云与村民同吃同住,领略到了神秘的基诺族文化。但大山的极度贫瘠,也让他的内心充满疑惑:什么是基诺族的现代化?这里何时才能实现现代化?

   人文学者的“实验室”

02

湖北资讯

   从云南大学毕业后,郑晓云进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从事少数民族尤其是基诺族的调查研究。1983年10月,他再次背上行囊,踏上了基诺山走村串寨的调研之路。湖北资讯
   整个80年代,郑晓云走遍了40多个基诺村,每年与当地群众相处的时间长达八个月,与基诺山四代人都结下了深厚友谊。

   每到一个基诺族村寨,他都和老百姓们一起居住、打猎、采野菜、种田等等。他还参加重要的祭祀、婚礼和葬礼等活动,努力了解他们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

   有同事从城里过来,原计划在村寨住一阵子,然而第二天一早,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有老师上山看望郑晓云时也感到惊讶:“你竟然能待这么久?”郑晓云却只嫌自己待得不够长。他觉得,就像理科生需要实验室,人文学者也需要长期在一个基地做研究,基诺山就是天然的“实验室”。

湖北资讯

   在基诺山读一本“大书”

03

湖北资讯

   基诺族人民的团结、平等给郑晓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基诺族的狩猎文化中,有着强烈的平均观念。猎手们不论是猎到一头野猪,还是一只小鸟,都会平均分配。这也是他们生活中的原则。基诺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互相帮助。“当一个家庭有困难时,其他家庭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基诺族人坚信,只要大家生活在一起,相互照顾、扶持,便可抵御一切灾难。

   当基诺族人推心置腹地对待他,将其风俗习惯、生活习性甚至恋爱点滴都展现在他面前时,郑晓云觉得自己在基诺山读了一本“大书”。

   沧海桑田的改变

04

   20世纪70年代末,在当地政府和其他机构的帮助下,砂仁种植技术被引入基诺山。

   20世纪80年代末,这座山成为中国第二大植物生产基地。继这一成功之后,该地区随后发展了橡胶和茶叶工业。1984年,首届展销会在基诺山区举办。在此之前,人们大多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有时外地商人也会到基诺村寨交换山产,包括盐、药、铁器等。但是基诺人自己从未在市场上出售过他们的产品。所以,这次博览会标志着基诺人迈向商品经济的里程碑。

湖北资讯
   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村与村之间铺设了道路,安装了电力基础设施。砖房取代了竹木楼,电视机、电脑、汽车等现代生活必需品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2019年,基诺族宣布正式脱贫。 四十多年,仅仅历史一瞬但郑晓云教授却在一次次穿过森林、走进村寨中用自己的脚步去诠释永恒今天,基诺族富足的生活是这个时代闪亮的坐标也是对基诺族人勤劳、智慧的最生动阐释

文章来源:湖北省教育厅,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