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创意甲骨:他们唤醒古老脉动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资讯

创意甲骨:他们唤醒古老脉动

新华社记者 袁月明

从河南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出发,向东南不过几公里,有一条古色古香的仓巷街。

街上有一座别致的小院,门头不大,里面却别有洞天——半空中,以甲骨文中鱼、鸟、龟等动物象形文字为原型的艺术装置立体悬挂,随风轻曳。环顾四周,甲骨文海报、动画片、字体设计、文创产品等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资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楠在进行甲骨文创意设计(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一处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的甲骨文?创意设计中心,展示作品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楠。

“每逢节假日,前来参观的甲骨文艺术设计爱好者络绎不绝。”现场工作人员李改玲介绍,不时还会有浙江、山东、黑龙江等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在这里感受古老甲骨文的年轻脉动。

资讯

这是安阳当地推出的甲骨文造型的文创雪糕(2023年8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袁月明 摄

从小热爱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陈楠,与甲骨文的第一次“触电”要追溯到25年前。

“1999年,在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发起的‘科学和艺术’首届主题展览中,我创作了数字化甲骨文的系列设计作品。”陈楠回忆道,那是他第一次尝试解读甲骨文所蕴含的数学之美与装饰韵律。

从那时起,这一来自3000多年前殷商时期的古老文字,便成了陈楠的“缪斯”,他不断从中寻找艺术设计灵感。

“甲骨文大多是接近于图画的象形、表意文字,本身就极具美感与神秘感。”在陈楠看来,甲骨文凝结了古人的浪漫与智慧,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甲骨文就像一台3000多年前的‘照相机’,为我们留存了古老的记忆。它不应仅仅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更应该成为一种与当下生活密切相连的潮流。”

通过现代艺术设计语言与数字化表达方式,让“绝学”变为“显学”,这是陈楠的目标,然而实践起来却并非易事。

“一方面,需要具备一定的古文字知识,正确辨析甲骨文的含义,这是做一切艺术创作的基础。”陈楠介绍,“另一方面,需要在严谨的学术表达与娱乐化的大众传播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资讯

游客在位于河南安阳仓巷街的甲骨文?创意设计中心观看甲骨文表情包(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查古籍、访遗址、询专家,绘出一沓又一沓手稿……经过20多年探索,截至目前,陈楠及其团队已设计推出甲骨文字库、全息影像作品《甲骨文?宇宙》、甲骨文表情包、创意动画《甲骨文?二十四节气》等作品。其中不少都在网络空间广泛传播,成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爆款。

此外,陈楠的甲骨文设计作品已走出国门,在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多个国家专题展出。

“观展时,外国观众都惊叹于中国汉字的生命力。3000多年一脉相承、绵延不绝,并且仍如此鲜活,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陈楠言语间是满满的自豪感,“这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召力、影响力的体现。”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2017年,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近年来,经过各方努力,这一原本看起来神秘高冷、晦涩难懂的古老文献遗产,正以崭新姿态融入当下生活。

在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内,一队队前来研学的孩子们,与汉字的“童年”相遇,通过“虚拟场景 屏幕融合”技术,沉浸式领略甲骨文的构造原理。

而在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600余人在安阳师范学院推广展演甲骨文广播体操:右手向上,左手向下,两腿分开,这是甲骨文的“走”字;身体左转,手臂前伸,双腿微屈,提腕,这是甲骨文的“人”字……

“学习甲骨文广播体操不仅能锻炼身体,也让我学到了更多甲骨文知识。”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学生周诺祎说。

安阳市文物局局长李晓阳表示,作为发现地,甲骨文的活化利用与传播是当地重点推进工作之一。近年来,聚焦这一独一无二的文化优势,安阳不断擦亮“殷墟甲骨文”历史文化标识,打造“中华字都”。

甲骨文路牌、甲骨文雕塑、甲骨文书屋……如今,漫步在古都安阳街头,俯仰之间皆能与甲骨文相遇。穿越3000多年历史烟云的甲骨文,已然融入城市肌理。

“未来,我会继续探索形式新颖活泼、更具科技感和感染力的甲骨文艺术作品,希望汉字承载的中华文化在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刷屏、滚动、传递下去。”陈楠说。

关注安阳融媒,设为星标 

安阳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丨新华社客户端

编辑丨郭聪 责编丨安邦生 审核丨李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