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女和她背后的“高人”

老师希望姜萍少被贴天才少女标签

这几天姜萍这个名字火爆了全网。

一个17岁的服装设计专业中专女生,竟然超越一众名校硕博,拿到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第12名的成绩,闯入决赛。

全球第12名,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呢?

这个竞赛,45分可以入围决赛,姜萍考了93分,全球共有801人晋级,他们来自17个国家,平均年龄22岁。

17岁的姜萍是阿里数赛举办以来首位闯进决赛的中专生,也是前30名唯一的女生。

排在她前头是清一色的清华、北大、剑桥、麻省、普林斯顿等知名高校;排在她后头的有中科院博士、曾经的江苏高考状元。

而姜萍所在的“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在这一众国内外顶尖学府中显得格格不入。

老师希望姜萍少被贴天才少女标签

那么这样一个数学天才怎么会出现在中专呢?

回看姜萍的学习经历,发人深思。

她出生在江苏涟水一个平凡的家庭。从小偏科,数学一骑绝尘,普通数学题目她都不屑于做,最后一道大题多数人冥思苦想,而她仅仅扫一眼就能找到思路。

但其它科目马马虎虎。严重的偏科阻断了姜萍通向普通高中的道路,她选择了中专,学自己喜欢的服装设计。

中专的文化课只有语数外,她反而能有更多的时间钻研自己最喜欢的数学。

更幸运的是,她在这里遇到了一位伯乐,那就是她的数学老师王闰秋。

这位王老师也是位奇人,江苏大学2020年数学系硕士,没有深造的机会,但却是数学考研界很有名气的人。

为了图清静,更有精力去研究自己挚爱的数学,他选择回老家的中专任教。没想到,就发掘出了一个数学天才。

王闰秋老师说,因为他自己在学习路上遇到了很多挫折,如果有领路人的话,或许自己的人生是另一番景象。

所以他要尽自己的所能,帮助自己的学生,带领他们走向不一样的未来。

有趣的是,这位王老师也参加了这次比赛,在第125名,王闰秋的名字也赫然上榜。

王老师从2022年开始就参加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包括今年和姜萍一起参赛,他的成绩分别为166名、432名和125名。

一个对数学无比痴迷的高材生,真的甘愿在一所普通中专院校发挥才能吗?或许他在寻找什么。

果然,2022年9月,这名伯乐遇到了千里马。

姜萍刚刚入学后,王闰秋就发现她的数学成绩与其他人完全不在一个水平。

王老师喜出望外,倾囊相授,两年内徒弟就突飞猛进,不但学了《高等数学》《数学分析》,甚至还用翻译字典自学外文教材《偏微分方程》,这已经是数学专业研究生的程度。

老师希望姜萍少被贴天才少女标签

到后来,王闰秋老师觉得自己显然教不动了,就跟着姜萍一起研究,一点不在乎当绿叶,最后参赛信息也是他给姜萍的。

还鼓励她去报名,正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显然这些事跟服装设计专业关系不大,还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看不到结果。

对姜萍而言,身边的同学没人了解她到底在学什么,还学得这么痴迷,以至于有时通宵达旦地在解方程式。

但王闰秋老师在两年前将高等数学的书递给姜萍时,他就觉得姜萍的天赋不该被辜负,并努力寻找姜萍身上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希望。

一个不太得志的数学研究生回到家乡普通中专,工作不到两年遇到了一个同样不得志,因为偏科或者其他种种原因,来到这个学校的天才数学学生。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个故事啊。

“老师”两个字在此时光芒万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希望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能找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也许暂时它藏得很深,但某一天,定会一鸣惊人。

不要仅仅用成绩去评判一个孩子的优劣,不要用毕业的院校去笃定他的未来,不要用你的认知和设想去规划他们的人生。

或许他们要的仅仅是一个选择的权利而已。

姜萍说,我还有非要实现不可的梦想啊。她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服装设计专业,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女孩,她知道自己热爱什么并坚持下去,实为难得!

而这位真正的好老师王闰秋也有自己的梦想。他说:“我如果遇到像我一样的学生,我想当他们的领路人,告诉他们人生有不一样的可能。”

虽然现实没有如果,但还是让我们来做一番假设吧。

如果当初姜萍上的是普高,而普高那么多学科,谁会允许你单单偏科数学。

如若那样,早已被老师、家长的“全面发展”说词整掉你半条命。而对姜萍这样的学生来说,“全面发展”只会导致全面平庸。

退一万步讲,就算没人干涉你,你拼命学高等数学,但谁来教你?谁能、谁敢、谁愿教你?

我相信就连数学老师也不答应,因为在他们看来,高考不单是考数学,即使数学考了满分,那又能怎么,还不是照样上不了大学。

因此,姜萍中考考得不好,高考大概率也不会考好。

如果当初姜萍上的是普高,她可能遇不上这么优秀的老师,刷了三年题,也未必能有参加数学竞赛的机会。

老师希望姜萍少被贴天才少女标签

姜萍是幸运的,她有自己的天赋,坚持和努力,遇到了好老师,还赶上了不设门槛的竞赛通道,让她绽放光芒。

所以找到热爱,持之以恒,是金子终会发光。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让我想起这几天在读的稻盛和夫的《心》。

稻盛和夫在小学升初中时,因为患肺结核,身体糟糕,考试没能合格。

就连他的父母和他本人都要放弃的时候,他的老师帮他报了私立中学的考试,他才得以上中学。

高中毕业后,因为家中贫困,父母不赞成他再去读书,但老师满腔热情说服了父母,他又得以上大学。

大学毕业后遇上经济不景气,毕业于地方大学的稻盛和夫,进不了理想的公司。这时候,又是指导教授的介绍,才总算找到了工作。

参加工作后,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取得了科研产品的重大突破。

但由于公司内部的纠纷,使他产生了想离开日本,受邀前往巴基斯坦的想法。

但老师立足长远,为他分析本国科技发展形势,使他放弃了离开的想法。

后来,他回忆说:如果当时去了巴基斯坦,此后再回到日本时,作为工程师,我恐怕就完全落后于时代了。

在每一个十字路口邂逅的老师,让稻盛和夫颇为感慨,他说:“年轻时的我,既没有值得夸耀的才能,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

但是,我遇到的这些老师像是亲生父母一样,担心我的前途,向我伸出援助之手。他们给了我正确的引导,让我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我的‘命运之师’”。

唐代文学家韩愈《马说》中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姜萍的被发现充满了偶然,像是一部爽剧。

她与王闰秋老师更像是伯乐和千里马的“双向奔赴”。

唯愿我们的教育出现更多的伯乐,也希望更多姜萍式的天才不被埋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